首页

女王调教圣水

时间:2025-05-23 23:38:23 作者:李强致电祝贺黄循财连任新加坡总理 浏览量:80051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记者 邢蕊)14日上午10点10分,随着“关门兔”抵达终点,2024年北京半程马拉松正式完赛。

  “后面还有人”,伴随着现场志愿者的喊声,一位身着白T恤、黑短裤,身形微胖的男子从远处跑来。虽然气喘嘘嘘,但他仍以跑步的姿态冲过终点。身后的计时牌显示:3小时10分钟47秒。

  这样的成绩距离罗子科赛前给自己设立的2小时45分钟的目标有一定差距。“虽然心有不甘,但这也算对我的一种磨练。”赛后接受采访,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遗憾。

  罗子科赛后展示国旗。中新网记者 邢蕊 摄

  不过对罗子科而言,能够跑完全程并非易事。他的外形与大众印象里马拉松参赛者的形象相去甚远。“今天比赛,很多人看着我的身材说我不像‘跑马’的。但我愿意挑战和寻找一些不可能的事情。”

  作为一名业余跑者,罗子科的跑龄并不算长,他跑步的目的很简单:为了减肥。从2023年1月开始,罗子科每周都保持着规律训练:一周跑三到四次,一次跑40多分钟。他向记者透露,从开始跑步至今,他的体重从300多斤下降到100多斤,“减掉了近200斤重量”。

  受体重限制,罗子科刚开始跑步时不会刻意追求速度和距离。不过随着配速提高,他有了参加马拉松的想法。

  “家人觉得我体重基数大,不建议我参加。但别人能做到,我觉得自己也可以。”从难度更小的线上马拉松开始,罗子科踏上了突破自己的“赛道”。

  受访者供图。

  去年5月,他完成了人生中第一场线下马拉松。20公里的距离,罗子科用了2小时21分56秒。成绩排名算不上靠前,但完赛那一刻,他实现了对自己的承诺——挑战不可能。

  这是罗子科在采访中反复提及的一句话,不仅仅是在马拉松赛道上,在生活中,“挑战不可能”也是他的信条。

  罗子科出生在莫斯科,父亲是俄罗斯人,母亲是中国人。6岁那年,他跟随父母回到国内生活。面对文化、语言、饮食上的差异,初来乍到的罗子科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2008年,他转到北京上学。恰逢北京奥运会举办,罗子科参观了鸟巢和水立方,也开始感受到这片东方土地的魅力。

  今年北京半马开始前,他在朋友圈写下:“我要与16年前的自己见面了,也许这就是黑白世界的最高境界。16年前的我,我来了。”

  时光逆流而上,现在的他与曾经的他在奥林匹克公园“相遇”。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突破的决心。“跑步是自己的事情,挑战也是自己的事情,哪怕别人指指点点,但他们没有体会这个过程,就不会感受到我的痛苦和喜悦。”

  北京半马结束后,罗子科掏出一面五星红旗,他说:“能在这里参加比赛很荣幸。我在北京留下了太多回忆,对这里也有特殊感情。未来有机会,我还要继续挑战不可能。”(完)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姓名为化名)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阿青少年足球赛暨气候行动漫画展在迪拜举行

其实,宋永华和澳门还有另一层特殊的情感连接。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宋永华的小学母校遭严重损毁。后来在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热心捐助下,小学得以重建。宋永华感慨:“从这个角度讲,我是怀着感恩的心来到澳大工作的”。

王毅四问美国:美国如果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大国的信誉何在?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教师区桂芝在视频致辞中称,当轻舟穿越万重山时,依然会低吟流连、沉醉忘归,因为长江三峡这片天地经由数之不尽的生花妙笔,已刻下千古传唱的不朽诗篇,这些诗篇浸润着两岸同胞。

澳大利亚中华经贸文化交流促进会和“四海同春”艺术团联欢共庆新春佳节

此次任务中,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持续深化空间科学研究平台作用,搭载了多项新型实验载荷,实现“一次任务,多方受益”,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空间科学技术发展作出重要支撑。

浙江首次开展特高压直流地线融冰

讲座现场只能容纳700人,一票难求,不少人从外地赶来却未能入场。“我们记得,他们便永远活着;我们继承的不是功勋,而是精神。”南侨机工后代汤晓梅说。(完)

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国际论坛)

王亚男表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聚焦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有针对性的集成整合相关要素分区管控要求和现行生态环境管理要求,提出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环境风险防控的具体措施,因地制宜实施‘一单元一策略’精细化管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